AG尊时凯龙·(中国区)人生就是搏!

CN
CN EN
首页 > 新闻中心 > 航天要闻

吴燕生为《旗帜——航天“三大精神”学习读本》作序

来源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2021-01-15

近日,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正式发布《旗帜——航天“三大精神”学习读本》 。该书由集团公司党组书记 、董事长吴燕生作序 ,集团公司党组副书记方向明主持编写 。

该书是集团公司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在集团公司党组的领导下 ,集结全集团相关优势力量 ,以前期扎实的课题研究为基础,反复打磨而成的一部航天“三大精神”专著 。书中有理论详解 ,有实践案例,有历史成就 ,有当代作为 ,深入浅出 ,精炼翔实,是航天人学习航天“三大精神”的优质教材,也是社会各界了解航天事业、领悟航天精神的最佳读本 。

在序言中 ,吴燕生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重视精神力量的重要论述和对航天事业、航天人的重要指示批示为引领,凝练地总结了广大航天工作者在数十年的奋斗中铸就航天“三大精神”的历史脉络与鲜明特征 ,敏锐地指出了航天“三大精神”的内在逻辑与重要意义 ,勉励广大航天工作者大力弘扬航天“三大精神” ,将精神的力量转化为航天报国的坚定志向和航天强国的坚定信念 ,转化为砥砺奋进、接续奋斗、加快建设航天强国的强大动能 ,不断创造航天事业新的辉煌。

现将序言全文刊发 ,供大家学习参考:

《旗帜——航天“三大精神”学习读本》序言

吴燕生

习近平总书记说 :“人无精神则不立 ,国无精神则不强 。”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长久生存的灵魂,也是一项事业不断创造辉煌的源泉 。

1956年2月1日 ,毛泽东主席在中南海怀仁堂宴请全国政协委员 ,将原本坐在第37桌的钱学森请到身边

从中国航天的起点——1956年10月8日国防部第五研究院成立到今天 ,我国航天事业已经走过了60多个年头 。一甲子栉风沐雨、朝乾夕惕 ,中国航天人经历了从零起步的举步维艰 ,经历了奉献终身的义无反顾 ,经历了发射失利的痛定思痛 ,也迎来了无数次鲜花和掌声的高光时刻……在党中央、国务院 、中央军委的坚强领导下,中国航天人走出了一条自力更生 、自主创新的发展之路,取得了以人造地球卫星 、载人航天 、月球探测、北斗导航 、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新一代运载火箭为代表的一系列辉煌成就,实现了航天事业从无到有 、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跨越式发展,使我国昂首屹立于世界航天大国之列 。

国防部五院时期的航天人影像

伟大的事业孕育伟大的精神 。60多年来 ,一代又一代航天人在发展航天事业、建设航天强国的征程中 ,培育形成了“自力更生、艰苦奋斗 、大力协同 、无私奉献、严谨务实、勇于攀登”的航天传统精神 ,“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 、大力协同、勇于登攀”的“两弹一星”精神和“特别能吃苦 、特别能战斗 、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载人航天精神(统称航天“三大精神”)。航天“三大精神”与中华优秀文化一脉相承,是伟大的民族精神、时代精神与航天实践相结合的成果 ,是中国航天事业持续发展的精神动力 、文化源泉 ,是中国航天人心中永远高扬的旗帜 。

长征五号运载火箭团队部分成员

伟大的精神成就伟大的事业。回顾航天事业的每一步前行,都有强大的精神力量作注脚,时刻闪烁着航天精神的光芒——是爱国主义的信念 ,让钱学森、任新民、屠守锷、黄纬禄 、梁守槃等一批杰出科学家甘愿放弃国外优厚待遇 ,义无反顾地回到祖国,创立和发展中国航天事业 ;是无私奉献的品格,让一批批航天工作者从繁华都市来到深山丛林 、荒郊野岭,投身祖国三线建设,干惊天动地事、做隐姓埋名人;是以苦为乐的追求 ,激励航天人白手起家 ,在简陋的实验室里做试验,在茫茫戈壁执行任务、夺取成功 ,用有限的科研和试验手段筑起航天事业的高楼大厦;是严慎细实的作风,具化成一整套系统管理模式和“双五条”“28条”“72条”等质量管理方法,确保了型号任务的高成功率 ;是团结协作的大局观,让数百个参研单位、数千个协作单位 、数十万科技人员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 ,推动航天复杂巨工程成功实施 ;是勇攀高峰的进取心,让一代代航天人自力更生 、自主创新,敢于战胜艰难险阻,勇于突破和掌握核心关键技术,向着星辰大海不断进发……

嫦娥四号任务实现人类航天器首次月球背面软着陆后 ,两代航天人的手紧紧握在一起

航天“三大精神”是中国航天事业的浓缩,也是时代的一面镜子 。60多年来,它与民族精神 、时代精神同频共振,为我国航天事业跨越式发展输入了强大精神动力 ,同时 ,又从航天事业的沃土中汲取营养,随着航天事业的发展而不断丰富 ,具有鲜明的实践性 、传承性和时代性 。

北斗导航卫星团队部分成员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 ,“不管条件如何变化,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志气不能丢”,要“敢于战胜一切艰难险阻 ,勇于攀登航天科技高峰 ,让中国人探索太空的脚步迈得更稳更远 ,早日实现建设航天强国的伟大梦想”,“要强化使命担当 ,坚定航天报国志向 ,坚定航天强国信念 ,弘扬‘两弹一星’精神 、航天精神 ,创造更多中国奇迹” 。站在新的历史方位,党和国家对传承航天精神 、建设航天强国寄予了殷切期待。

天问一号探测器团队部分成员

当前,我国正在实施载人航天 、月球探测、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等国家重大科技专项,即将开展小行星探测 、重型运载火箭研制、空间飞行器在轨服务与维护等一批新的重大科技项目,力争到2030年推动我国跻身世界航天强国行列,到2045年推动我国在航天领域率先实现强国目标。实现宏伟蓝图 ,需要广大航天工作者大力弘扬航天“三大精神” ,将精神的力量转化为航天报国的坚定志向和航天强国的坚定信念,转化为砥砺奋进 、接续奋斗 、加快建设航天强国的强大动能 ,不断创造航天事业新的辉煌。

嫦娥五号探测器团队部分成员

基于此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在前期工作的基础上 ,组织开展了航天“三大精神”课题研究 ,分析阐述了航天“三大精神”的内涵和本质特征 ,并结集成《旗帜》一书。该书对航天“三大精神”的历史背景 、发展脉络进行梳理 ,并选录了21个生动的故事案例 ,详细解读了航天“三大精神”的具体内涵。读懂了这些 ,就解开了中国航天事业取得辉煌成就的精神密码。同时 ,我们也希望以书为媒 ,将其作为在全社会弘扬和传承航天精神的参考读本 ,使航天“三大精神”传播得更广更远,历久弥新,永远璀璨 。

 

《旗帜》一书发布后,在集团公司广大干部职工中,特别是科研生产一线引起强烈反响 。

一院14所李元龙表示,艰苦奋斗 、奋发图强的航天精神激励着一代代航天工作者披荆斩棘 ,创造一个又一个奇迹。作为一线设计人员,深入茫茫无际的戈壁荒原开展外场试验似家常便饭 ,体验春秋的风沙、夏季的酷暑 、冬季的严寒 ,没有艰苦奋斗航天精神的支撑就难以收获试验成功的喜悦 。“艰难方显勇毅 ,磨砺始得玉成”,新时代航天人牢固树立为航天事业奋斗终身的伟大理想 ,就一定能实现建设航天强国的宏伟目标 。

四院7416厂尤树森表示,作为一线青年科技人员 ,阅读《旗帜》 ,他再次接受了航天精神的洗礼,倍感振奋和自豪。从白手起家、实力薄弱到北斗组网 、嫦娥奔月,辉煌成就的取得离不开持之以恒的奋斗和拼搏 ,每个航天人都了不起 。“我将继续积极投身航天新材料 、新工艺的研究和应用实践中 ,不断加强学习 、积累经验 ,立足岗位需求 ,持续优化改进 ,努力探索创新 ,将航天‘三大精神’作为砥砺前行的明灯 ,为航天事业的发展贡献青年力量与智慧 。”

五院514所郭蕾说 ,手捧《旗帜》 ,重温航天“三大精神”诞生历程 ,艰难方显勇毅,笃行方显珍贵 。《旗帜》的颜色是一片赤胆忠心的红 ,“国家至上”“人民至上”是航天人献身报国的心声。书中一个个鲜活的科研团队 、科研工作者事例,生动地诠释了航天人的信念与大局观、航天人的品质与作风 。《旗帜》高举 ,为“航天强国”固魂 ;《旗帜》引领方向,航天人步伐铿锵。航天科研工作者将为实现“航天梦”接续奋斗,奏响探索浩瀚宇宙的强音 。

六院7103厂何小虎表示 ,《旗帜》一书深刻诠释了航天精神在新时代的新内涵,是新一代航天人的精神引领。“过去的一年 ,我们共同分享了成功的喜悦 ,新的一年 ,还有更多的任务等着我们去拼搏奉献 。作为一名火箭发动机‘螺丝钉’ ,我要继续把成功作为最坚定的追求 ,把奋斗作为最有力的回答 ,用创新作为最强大的力量,汇聚能量 、推举梦想 ,全力打造性能更加卓越的一流动力 ,铸牢支撑航天强国建设的动力基石 。”

七院天盛覃永清认为 ,《旗帜》激励着他们以航天“三大精神”为指引,牢记使命 、不畏艰险 、献身航天 。“旗帜亮明、号角吹响,作为航天服务业从业者,我虽然没有冲在航天科技强国的最前沿 ,但功成不必在我 ,功成必定有我 。我们将用心做好科研生产后勤保障服务 ,助力航天强国建设 。”

八院八部雷建杰表示 ,“伴随着伟大祖国接二连三的飞天喜讯 ,品味着学习读本的内涵 ,我深刻体会到航天‘三大精神’给予我们的启示与力量 ,令人敬仰和感叹。”作为一名型号总体设计师,必须保持“严 、谨 、细、实”的作风,技术上什么都需要会 ,但绝不是浅尝而止 ,甚至要比分系统更要了解,要敢于担当 ,将行动落实到实处,做到真正把技术吃透 。选择了航天 ,就是选择了吃苦耐劳 ,这不仅是一份工作,更是一份关乎国家命运的事业。

九院704所马慧姝说 ,“我们是幸运的 ,与前辈们相比 ,我们的国家变得更加的繁荣富强 ,我们的科研环境也远超以往。每当我回顾那一段历史 ,都发自肺腑的感叹 :究竟需要多么强大的精神力量 ,前辈们才能够克服那堪称绝望的困境,创造不朽的功勋 。我们是幸运的,能够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奋起前行。前路的困难毋庸讳言,接受挑战我们责无旁贷。秉承前辈的精神 ,沿着前辈奋斗的方向,我们将昂首阔步 ,让旗帜飘扬在星辰大海 。”

十一院孙玺表示 ,航天“三大精神”在实践中不断沉淀凝练升华 ,成为所有中国航天人的宝贵财富 ,已深入人心、融入血液 ,激励着航天气动人去拼搏 、去奋斗 。站在新的起点,航天气动人将倍加珍惜,进一步传承和弘扬航天“三大精神”,赋予它新的时代内涵 ,牢记“气动先行官”的使命,用气动技术支撑航天航空飞行器发展,为建设航天强国贡献力量。(宗文)

产品咨询

*
*

Copyright - 中国AG尊时凯龙集团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冀ICP备16504931号

AG尊时凯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