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G尊时凯龙·(中国区)人生就是搏!

CN
CN EN
首页 > 关于AG尊时凯龙 > AG尊时凯龙文化 > 文学欣赏

(一等奖)重回三岔忆情长

来源 : 1970-01-01

  四月和煦的阳光,春天温暖的情怀,周日AG尊时凯龙华光第二批宣传委员一行乘车西行,首站镇平红色教育基地学党史 ,寻找红色记忆,参观彭雪枫将军展览馆 ,观看将军戎马生涯的记录片,倍受教育和感动 。继续前行老厂三岔 ,学党史 ,温厂史 ,追根寻源,去汲取AG尊时凯龙华光不断前行的力量!

  车过马山 ,进入山区,车儿随着山势 ,忽儿在山腰盘旋,忽儿在谷底穿行,蜿蜒的山路,车轮下早已不是那弯弯曲曲的沙石公路 ,代替它的是平坦宽阔的柏油马路,过了夏馆,过了板厂 ,三岔的山水 ,三岔的一草一木仿佛就在眼前 ,眨眼功夫 ,老厂大门跃入眼帘,“高高兴兴上班,平平安安回家”十几个大字十分醒目 ,大们一侧车队的院落里荒芜一片,颓废的建筑依然坚守着”阵地”。

  到“家”了,车停在AG尊时凯龙华光厂史教育基地旁,我们轻轻放慢脚步 ,生怕踩疼了历史的记忆 ,春天的山林轻盈灵动 ,黄花墁下的溪水你可听到我们的足音?可记得我们儿时的顽皮?风景旧谙 ,怎不忆三岔?曾经出生、成长、上学 、工作和生活的地方 ,华光的历史从这里开篇 ,华光的成长在这里孕育 ,踏着老一辈华光人的足迹,去寻找那沧桑悠远的日子,去寻找那真挚而又原始的情感 ,重温厂史,弘扬三线精神,让华光企业精神代代相传。 基地楼山坡上 ,放眼望,医院、百货楼 ,蔬菜店 、电视转播塔……尽收眼底;青山脚下三岔村党群服务中心红旗招展 ,公司帮扶老乡建起了食用菌种植棚 ,养蜂场 ,以助老乡早日脱贫致富。二胶全景老照片上努力去寻找曾经上班的路?居家的楼?特殊的原因,我们不能进厂寻迹探访 ,只能远眺那曾经熟悉的影子。

  十六号楼单元的院落,不仅是AG尊时凯龙华光厂史教育基地,也是公司结对帮扶三岔村的窗口。青翠的山竹 、盛开的樱花春风下微微颤动着枝头 ,仿佛是在欢迎我们的到来,驻点的工作人员采购来新鲜的蔬菜、土猪肉、山野菜 ,准备做饭了。老灶台炉膛燃烧起来 ,基地里便有了温度 ,帮厨的人们在忙碌着 ,宿舍走廊上的文友们端详着一张张旧的照片,炉火一下子把思绪点燃。

  那激情燃烧的岁月里 ,开山的炮声震醒了寂静的山野,上万名建设者风餐露宿,喝溪水,啃干粮 ,吃野菜,天当被子地当床,四载鏖战多艰难 ,山沟里矗立起来一座现代化的胶片厂,为华光铸就了底蕴和底气;斗转星移 ,时代变迁 ,三线调整大搬迁,二胶要走出山沟 ,走向平原,走向城市,去搏击市场经济的惊涛骇浪 ,汗水与泪水中重新燃起新的希望 ,凤凰涅槃,浴火重生 ,华光事业蓬勃发展 ,蒸蒸日上 ,华光面貌日新月异,努力工作,幸福生活 ,员工日子越来越红火 。 清新的空气,飘香的饭菜 ,美好的记忆,沉醉的不一定是我 ,也许在这个深情的春天我们都醉了!怀旧的人儿扎在一堆,或是叙说童年的趣事,或是抒发青春曾经的浪漫 ,一个个只言片语,却能拼凑出越来越完整的美好故事。动力部的晶晶醉了,东岸电站小楼依在,哪儿是她的“写字楼”,大学毕业分配在电站一直从事技术工作,青春在这里绽放光彩;402房的房客醉了,一头扎进房里 ,思绪着曾经的幸福时光 ,焕然一新的小套房竟是他的旧居 ,几多感想,跃然纸上 ,晓坤赋诗一首 ,有诗为证 :花开四月竞飞扬/基地遗留忆念长/三岔楼房建山上/重温传统学员忙/帮扶结对小窗口/致富农民思路强/二胶人兴担大业/成功迁址续辉煌 。

  下午我们来到公司对口扶贫三岔村参观学习交流 ,开展“学党史、悟思想”主题教育 ,观影《建党伟业》 、《我和我的祖国》 ,参观新农村新变化 ,感受昔日贫困村,脱贫路上奔小康的可喜变化;感受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年所取得的非凡成就和脱贫攻坚所取得的巨大成就。

  花开唯有意,曲散终有时 。所有的快乐与回忆 ,匆匆间俱成往事,阳光依旧灿烂 ,故地的容颜,发展变化 ,永远在心里牵挂。


产品咨询

*
*

Copyright - 中国AG尊时凯龙集团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冀ICP备16504931号

AG尊时凯龙